
广州华鑫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10月10日,南沙区民生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所有的发展,最后都要落到民生上。更好的工作、更有质量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更”,既是南沙百姓的期许,也是全区上下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这场大会的重要聚焦点。
在南沙经济一次次赢得瞩目的时候,南沙民生“成绩单”也同样亮眼:“十四五”期间新增4.7万个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全市首创设立村(居)级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委员会,成功入选全球“自然城市”……南沙正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南沙已经从一座民生基础薄弱的广州“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滨海新城”,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
今年的民生工作也稳打稳扎。大会透露,南沙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共设定了35项具体年度工作任务,截至目前,18项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17项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内可完成。其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托位、岗位、学位、床位、房位等“五位”,南沙也重点发力,把无“位”不至的服务转化为更多可感可及的成果,全面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


上好学 好上学 学得好
教育是栽树工程、千秋工程,南沙有各类在校生约16.6万人,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教育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感。

就在上月开学季,南沙区3所新开办学校开学启用,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南沙实验小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南沙学校、广州市南沙区第五幼儿园,都是家长心中的好学校。
新学校的持续“上新”,正是南沙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擦亮全国首个“教育品牌示范区”名片的直观注脚。
《南沙方案》实施以来,学校建设步稳蹄疾,新增近4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师资水平大幅提升,“三名”工作室数量约翻倍,骨干教师占比位居全市第二;保障近2万名企业人才子女、近万名“回南生”入学;打造港澳教育特色,港澳籍学生人数增幅超60%。
广州华鑫
会上,南沙区教育局聚焦“上好学、好上学、学得好”,在原有基础上将实施“六大工程”“二十项计划”,进一步服务南沙发展大局。
要上好学。校舍提质扩容工程中,就明确了校园品质提升计划,将对全区49所学校实施82个校园微功能改造工程,不断缩小城乡、校际间差异。强师铸魂工程中,提出“群雁”齐飞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加大“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实施力度,持续提升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及专任教师高一层次学历占比。
要好上学。“百千万”教育专项工程就包含港澳特色培育计划,提出办好港澳子弟班,推动新增缔结粤港澳及国际姊妹学校(园)。
要学得好。这要求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上进行探索,科学教育启航工程就明确以“科学教育十二条”为主线,其中一大重点正是“科创南沙”特色课程计划,开发主题科学课程,每学年打造不少于10节科学教育“精品课”。

养得善、托得优、暖民心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
先看“一老”,南沙区深耕老年群体需求,以医养融合构建老年友好型服务网络,让长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养老与医疗服务。

目前,南沙区13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达100%。针对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已建成超3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近1280张养老床位中护理型占比超95%,13家养老院均配套嵌入式医务室并与医院签约合作,实现“养老+医疗”无缝衔接。而正在建设的南沙区第二养老院预计于2026年竣工,未来将新增500张优质床位,进一步缓解湾区养老床位供需压力。
再看“一小”,目前,南沙区总托位数超7300个,普惠性托位占比84.99%(要求≥70%),在2024年度市辖区综合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同时,南沙区成功创建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示范点和面向港澳大湾区托育服务示范点,推动托育服务向“高品质”升级,让更多家庭享受到便捷、普惠的托育服务。

接下来,南沙区继续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试点医疗机构办托,在政府提供的公建配套场所内采取免租的方式合作办托,并增加全区托位总数,为更多家庭提供就近、普惠、专业的托育选择,织密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
幼儿有优托、老人有善养的民生愿景正变为现实。南沙区也将继续锚定“一老一小”核心需求,在托育服务上优化托育机构布局,补齐托育服务短板,利用“金角银边”空间建设嵌入式托育点,优先保障双职工家庭、重点企业职工家庭托育需求;在养老服务上全面升级养老机构软硬件,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扩大护理型床位供给,让全龄友好的温暖底色在南沙愈发鲜明。

业得稳、居得乐、强信心
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
就业有机会、安居有保障是年轻人就业创业的“刚需”。对此,南沙区从就业机会拓展、人才住房保障双端发力,用“岗位”点燃青春梦想,用“房位”稳住幸福根基,让越来越多人在这座活力之城找到归属感。

岗位是青年人扎根的第一步。自2016年启动“百企千人”实习计划以来,南沙区累计吸纳北京大学等300余所高校的3000名海内外高校青年入驻实习,释放7000多个优质实习岗位,让青春身影遍布南沙的机关、企业与园区。
今年以来,南沙已招聘大学生超1.2万人,本地户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99.66%。下一步,南沙区将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更精准的就业政策,并落实企业扩岗补助,重点支持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等就业群体,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同时,做优做强就业创业平台,吸引更多青年人才集聚南沙。
“岗位”之外,“房位”是留住人的另一关键。为把握青年人“住有所居”的迫切需求,南沙通过“拓房源、优服务、扩覆盖”,推动住房保障从“有房住”向“住得好”转变。截至2025年,累计推出13个人才公寓项目共4460套房源,覆盖南沙街道等7个镇街。

住进好房不再难,南沙青年只需打开“南沙人才公寓”微信小程序,按流程操作就可实现“上午申请即选房,下午选定即入住”的高效配租,让青年人在南沙“安身”更“安心”。
接下来,南沙区将用大数据精准匹配房源与需求,扩大人才公寓覆盖至全区所有镇街,并加快万顷沙镇、东涌镇等新兴区域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同时推进“大湾区大学生人才社区”试点、庆盛港澳青年社区建设,完善休闲社交健身等设施,构建“安居—乐居—享居”体系,打造高品质人才安居生态以增强吸引力。
【延伸阅读】
视频|这30件南沙幸福实事清单,你受惠过多少条?
撰文:傅鹏 梁诗婷
设计:廖嘉欣广州华鑫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