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都在汤里,营养全炖出来了”,这是很多人对煲汤的认知盛金缘证券,甚至有人只喝汤、弃食材。
然而,科学分析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汤的营养价值,远不及汤里的食材本身。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铭俊
[知识多一点]
“饭前喝汤盛金缘证券,苗条健康”“汤的精华都在汤里”……这些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是否真的科学?
最新营养学研究揭示:喝汤虽好,但“汤比肉有营养”的说法是个误区。
以常见鸡汤为例,《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显示,瓦罐鸡汤中95%是水分,蛋白质含量仅1.3克/100克,而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是其16倍。矿物质方面,汤中钙含量仅为鸡肉的1/8,铁含量为1/6。更值得警惕的是,汤中钠含量比鸡肉高25%,脂肪含量达2.4克/100克,若经长时间熬煮,脂肪含量会进一步升高。
这种营养差异具有普遍性。研究显示,肉类煲汤仅能溶出7.8%—22.98%的蛋白质,且不易吸收。蔬菜汤也一样。蔬菜里的膳食纤维难溶于水,维生素C等怕热的营养会被高温破坏,汤里含量很低。特别要提醒的是,汤中嘌呤含量会随熬煮时间递增,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摄入。
人们产生“汤更有营养”的认知,源于三个误区。第一,鲜味误导,谷氨酸钠等鲜味物质让人产生“营养丰富”的错觉;第二,便利,牙口不好者更易接受流质食物;第三,传统观念影响,过去物资匮乏时汤被视为“浓缩精华”。
你知道吗?健康喝汤需掌握这些原则——
食材为主,汤为辅,确保摄入完整营养;
优先选择清汤,避免奶白汤(高脂肪)和重口味汤(高盐高嘌呤);
特殊人群需注意,高尿酸者可选米汤等谷物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汤中淀粉含量。
下次端起汤碗时,别忘了碗里的肉和菜,这才是真正的营养宝藏哦。
王璐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科学辟谣盛金缘证券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